润园书院通识教育中心 陈靖宇 报道
4月2日下午,润园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欢欢老师于竞北206做主题为“AI时代谈信仰”的讲座,全校共170余人参加。
讲座伊始,陈欢欢讲述了信仰的本质与重要性,由最新的小米su7高速碰撞事件引出AI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,也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。她结合实际应用案例,剖析了AI时代的便利与隐患,AI技术可能会削弱个人的思考能力,并提出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,信仰对于人类道德指引和精神寄托的核心作用。
陈欢欢指出如今AI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,并从技术、社会、经济、伦理、哲学五个维度驳斥了互联网上关于AI取代人类的言论。同时指出,AI时代下的信仰不仅是人类精神层面的核心,更是道德判断力的源泉。信仰赋予我们保护弱势群体免受AI技术伤害的能力,坚守文化内涵,避免社会冷漠,并维护人类的好奇心、创造力与艺术性。
陈欢欢重点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AI时代的背景下,中国青年应保持的精神品质。她指出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坚持守正创新、坚持终身学习、坚持传人文关怀,是弥合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鸿沟、数字鸿沟与智能鸿沟的关键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同学们需积极行动,深入理解信仰内涵,将其融入日常生活,转化为具体生活方式;在信息爆炸中保持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,避免盲目跟风;投身社会公益活动,践行信仰与社会责任;持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,让信仰适应时代变迁。从社会层面看,人类社会关系蕴含独特价值、情感、道德与文化传承,这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。在个人层面,劳动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物质财富,更在于实现自我价值,AI难以复制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精神文化需求。陈欢欢强调,AI时代谈信仰,谈的不仅是技术与人类价值的关系,也是新时代青年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。她寄语同学们在新时代既要善用AI带来的便利,更要紧紧握住信仰这把心灵的钥匙,带着信仰的力量稳步向前。
本次讲座响应时代热点,启迪同学们在新时代坚定自己的信仰,从中获得启示与成长,让人受益匪浅。
文字:陈靖宇
图片:庞宇璇
指导老师:杨玉娟 周丹